-->
在2022数势科技产品发布会的产品介绍环节,数势科技数据资产云总经理李建星发表了主题演讲,正式发布了数据资产云产品体系,详细介绍了体系中的指标平台产品,从企业业务实际痛点出发,介绍了指标平台“四位一体”的产品构建方法论和“一体、高效、联结”的三大产品特征。
最后,李建星先生以与某零售品牌的合作为例,重点阐述了指标平台产品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的实践路径,期望此款产品能够帮助企业做好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成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01
数据资产云:让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
大家好,我是数势科技数据资产云的产品负责人李建星。接下来由我给大家介绍我们的数据资产云。近几年来,企业对数据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数据就是资产”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作为资产进行管理。数势科技认为,只有能被业务理解和使用,能产生业务价值的数据,才是企业的“资产”,只有能成为资产的数据才具有管理的意义。
数势科技根据我们过往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对企业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打造出数据资产云这一产品体系,它包括了指标平台、标签平台、模型平台和知识图谱平台,分别侧重解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不同数据资产类型的构建、管理和使用问题。今天,我重点介绍其中一款产品——指标平台。
02
数势指标平台设计初衷:为企业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四不”问题
数势科技研发的指标平台(Hyper Metrics)是一款实现全流程企业指标资产管理的产品。它充分发挥了数势在指标管理经验、产品设计方法论,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核心优势,通过建立一站式的指标平台,整合指标管理流程,提高了指标开发和应用效率,为企业带来省时省心省力的指标管理体验。
指标平台是围绕企业中指标的使用和管理的问题而设计的。那么具体都有哪些问题呢?根据我们实际经验发现,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问题。我们总结叫“四不”问题。
第一个是不准确。除了数据源质量外,最常见的就是指标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我们经常发现,同一指标被站在不同业务视角的部分提出了不同的口径,因此大家很难形成共同的管理语言和统一的行动步骤,这让企业管理沟通成本很高。
第二个是不好用。我们在用指标去衡量业务经营状况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仅仅使用单一的指标或用一堆散乱的指标去分析业务就会比较片面化,很难反应企业的业务整体情况。实际上,企业里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分工,有负责客户的、有负责采购的、有负责运营的,如果有合理的指标体系进行层层拆解,让每个团队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指标,就可以让企业管理层轻松完成全方面的监控。这时候如果哪个指标出现问题,也容易“顺藤摸瓜”,快速找到问题所在。
第三个是不及时。业务方想要的指标一般都会提需求给IT团队,而需求处理的链条很长,需求沟通、评审、排期、研发、测试、上线,这个过程中业务用户只能干等,所以这很难满足快速变化的前台业务侧的需求。
第四个是不复用。很多企业中业务数据需求重复提,研发重复建设,导致出现很多数据烟囱,企业里相似的指标一大堆,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存储计算资源,也造成指标血缘的管理混乱,这导致当指标出现问题时,企业不能去快速的找到异常的原因和出错的环节,使得业务用户逐渐对数据质量失去信心。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就思考,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指标管理的问题?企业下了很大工夫、花了很多时间进行周而复始的治理,也没有彻底解决指标彼此之间对不上等诸多问题。
后来,我们发现造成这些指标管理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过去系统是分散的,数据来源是分散的,各部门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定义标准、定义口径,最后自然对不上;另一个也是根本上的原因是:实际上,企业没有将指标当成一种企业的数据资产来看待和管理,缺少一种将指标的构建、管理和应用形成一体化的思维。
那么自然,如果仅仅是点对点的针对某些报表或看板去做数据治理,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后也收效甚微。指标依然是混乱不堪,企业也无法用来进行有效的决策和运营。
03
数势指标平台:通过“四位一体”的方法论,为企业带来省时省心省力的指标管理体验
有鉴于此,数势科技在跟不同的企业数字化岗位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很多交流后开始思考:我们有没有可能从最早的设计开始,将指标在不同部门的定义标准拉齐,并将指标的加工过程、指标的使用方式和指标的管理方式,纳入整个体系化的设计考量中。
最后,我们形成了数势构建指标平台的“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即通过满足定标准、易加工、强管理、灵活用四个方面的能力诉求,帮助企业建设口径统一、高效加工、有序管理、灵活易用的指标平台,让业务使用指标“不乱、不等、不求”。
实际上我们发现,如果企业能够更早的认知到指标管理方的问题并有所行动,那么效果是非常不同的。在这里,我们也建议大家,如果发现企业内部已经有一些指标使用的困扰和管理混乱的现象,最好立即行动起来,宜早不宜晚,避免以后积重难返。
数势研发的指标平台(Hyper Metrics)提供了四个核心功能:即指标定义、指标开发、指标目录、指标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的指标管理闭环。另外指标平台还内置了一个强大的智能化的指标处理引擎HM-Engine,不但支持多种异构环境部署,连接各类数据源,而且核心采用了自研的虚拟化数据计算技术,一方面让查询计算更高效,另一方面也支撑了指标预警和指标预测等多种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满足了业务在经营看板、洞察分析、诊断归因等各类场景上的应用需求。
使用我们产品的主流程也非常简单清晰。从统一指标需求录入、标准化指标定义和配置化指标加工,到通过体系化目录管理,再到最终提供给业务进行取数、看板和归因等应用功能的整个过程,我们的指标平台产品都遵从“有用好用”的设计理念,企业使用人员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低代码配置化的方式操作完成。
04
数势指标平台三大特点:“一体、高效和联结”
那么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数势指标平台比较突出的特点有以下三点:首先是“一体”,指的是基于数势团队的业务实践经验,指标平台产品帮助企业指标管理实现了全流程、闭环化,降低了开发和管理成本;
第二点是“高效”,指的是基于数势团队的技术能力,指标平台产品采用自研的指标处理引擎,能够给企业用户带来较好的速度体验;
第三个重要的特点是“联结”,指的是数势指标平台产品可以不改变企业原有技术架构,无缝联结企业已有的数仓、数据湖等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反哺;同时也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服务接口连接下游应用,大幅增强了指标平台的业务应用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数势始终致力于拥抱服务客户,我们研发的数势指标平台也不仅仅是一套产品和工具。具体来说,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的业务需求,数势团队通过沉淀零售和金融行业中多种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并配套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让指标平台产品更加具备标准化的行业解决方案的特性,这样在落地过程中,能够更贴合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
05
零售品牌案例分享:删繁就简,降本增效,让企业真正做好数字资产管理工作
下面,我将介绍我们服务过的一个零售品牌客户案例,让大家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数势指标平台产品的应用价值。该企业与数势合作,通过建立指标平台实现了指标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原先存在的指标口径不统一等问题。这里,我们将指标平台产品上线前后的企业管理变化做了一些对比,如下图:
首先,站在业务视角,指标平台上线之前,各部门的业务分析师的70%时间是用于找人要数,然后再进行数据处理,而在使用产品后,“要数”这项工作下降到只占用30%的时间即可完成,初步测算平均每人每周大约节省10个小时。
同时,通过指标平台的指标配置能力加持,企业新指标开发从2周缩短到3天,甚至很多指标配置的过程业务人员自助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极大提升了企业的人员效率,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从技术侧来看,原来指标缺少一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指标散乱各个应用中,数据烟囱林立;指标平台上线后,通过统一的指标库去服务各个业务应用,指标冗余数量大幅减少。
在该企业的实际项目中,我们从原来的500多张报表2000+指标,精简到只需200个左右的原子指标,其他复合指标都是通过灵活配置得到,最后平台上沉淀了标准的1100个指标,基本实现了各个业务场景的覆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通过上线指标平台产品,还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长效的指标管理机制,真正实现了企业自身有效管理好“数据资产”。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最后,我们希望数势科技提供的这款指标平台产品,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商务合作:business@digitforce.com
市场合作:marketing@digitforce.com
电话:010-53383810 (工作日10:00-19:0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庚坊国际大厦15层